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

  

2021愛華愛心行「珍·繫·動起來」籌款活動已完滿結束,在疫情下舉辦活動並不容易,感謝各界對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的支持。透過活動,增強大家對家人朋友的連繫,多點關心身邊人,珍惜一起相處的時光。本機構亦希望疫情早日消退,他日除罩相見,給大家一個擁抱。

劏房生活NGO幫空間大改造

改善環境盼劏房戶增歸屬感

▲ 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自2019年起為當區劏房居民提供服務。(陳靜儀攝).

港島東有多個大型屋苑,但原來該區的劏房居民,亦是全港第4多。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自2019年起為當區劏房居民提供服務,除了一般的物資援助,也會上門為個別劏房戶改造家居,透過改動擺位,騰出空間加入新傢俬,令狹窄家居也成安樂窩。有單親媽媽讓兩名女兒有自己「小天地」,因而減輕管教壓力。

劏房戶長期迫在不足100呎的單位,除了環境雜亂,家人還易生衝突。循道希望透過空間改造和技能提升,能夠增加劏房居民對小窩居及社區的歸屬感,形成社區互助的圈子,在心靈上能夠脫貧。

談到港島東區,許多人可能想起太古城、杏花邨等大型私人屋苑,但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,原來東區是全港18區中,第4多劏房戶居住的地區,達到8,400戶,佔當年全港劏房戶約1成。

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服務協調主任鄧衍瑋表示,東區的劏房多數集中在西灣河、筲箕灣一帶,因有業主收購了電車路旁的大量舊樓單位,等待將來的重建計劃,單位會被間成劏房、板房甚至籠屋。

鄧指,這區劏房呎租可能較私樓更貴,「劏房可達每呎60元,不遠處的嘉亨灣大約只是每呎40元。」居民礙於工作、子女上學等因素,難以搬到較便宜的九龍和新界區居住。

機構在2019年底開始調配資源,支援劏房居民,派出社工到舊樓「洗樓」,至今已聯繫約300戶。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劉偲婷表示,疫情間有向劏房戶定期派發防疫物資,又會介紹一些社區資源如關愛基金的家居改善計劃、港燈的電費資助等,並提供家居維修小組、向小童提供免費補習等。

劉提到,劏房戶普遍戒心較大,如去年初一次上樓接觸到一對夫婦,對方最初收到傳單也只是說一句「自己看可以了」就關門,不料對方第二天就打來,半信半疑地問是否可申請援助,原來他們在疫情中分別被迫放無薪假和因工受傷,希望尋求幫助。

她說,成功幫助兩夫婦申請援助後,兩人也漸漸參與機構活動,甚至成為義工及關注組成員,為劏房戶發聲,對此感到鼓舞。

 

▲ 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自2019年起為當區劏房居民提供服務。(受訪者提供)

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在4月捐出1.4億元,支持10個項目,包括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等3家幫助劏房戶的機構。滙豐亞太區企業可持續發展部未來技能總監招智輝表示,社會對劏房居民的支援不足,因此希望透過建立互助網、生活技能訓練等,以緩減他們的生活壓力,改善生活質素及精神健康。

鄧衍瑋說,機構獲得捐款後,能有更多資源支援劏房戶,亦希望幫助他們心靈上脫貧,過得開心,並學懂一些生活技能,增加自信。

劉偲婷舉例,機構之前也有舉辦過「理想家居計劃」,到不同劏房視察,了解居住環境的問題後,再盡量幫忙改善。其中一個受助的一家三口單親家庭,居住在約80呎大的單位,媽媽需要照顧4歲和7歲、有專注力不足和讀寫障礙的女兒。

▲ 機構又有劏房關注小組,鼓勵居民參與,了解自己權益,向社會說明劏房的問題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狹窄的居所中,她們需要共用布滿雜物的書桌,晚上也只能3人同睡一張下格床,令媽媽感到管教有壓力,就算女兒爭吵也不能分開她們。機構透過理想家居計劃,幫助她們將雙層床轉移位置,騰出空間放置兩張書桌,而姐姐也能夠到上格床睡,現在兩名女兒都能夠有自己空間和位置放東西,也學到收拾物品,增強自理能力。

鄧衍瑋說,獲得撥款後,他們希望計劃可以達到更多效果,透過空間改造提升劏房戶對家的歸屬感,在提供傢俬之外,亦會以些微改動幫到住戶實現夢想,如希望掛到一幅全家幅,或者孩子想望到星空,他們都會想辦法實現。

劏房戶長期迫在不足100呎的單位,除了環境雜亂,家人還易生衝突。循道希望透過空間改造和技能提升,能夠增加劏房居民對小窩居及社區的歸屬感,形成社區互助的圈子,在心靈上能夠脫貧。

談到港島東區,許多人可能想起太古城、杏花邨等大型私人屋苑,但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,原來東區是全港18區中,第4多劏房戶居住的地區,達到8,400戶,佔當年全港劏房戶約1成。

外,機構未來會繼續舉辦不同的技能班,包括木工、裝修技巧、縫紉等,亦會鼓勵居民加入關注小組,對外舉辦導賞團和真人圖書館,助社會了解劏房問題。

鄧指,劏房居民對於相關課堂十分踴躍,很希望做到維修等工作,機構亦希望建立一個社區互惠計劃,讓他們發揮技能成為義工,賺取積分,再換取其他居民提供的服務或日用品,形成社區互助圈子。

記者:徐紹軒

19/5/2021 經濟日報  記者:徐紹軒

網站連結